中 文 | English | 邮箱登录 | 员工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话题
热点话题

信保业务“美味”但“不易消化”

发布日期:2020-09-09   来源:本站  阅读:724 [返回]

信保业务“美味”但“不易消化”

上市险企中报观察之四

□本报记者 谭乐之

日前,上市险企中报已陆续发完。从上半年承保利润来看,不少上市险企都栽进了信保业务这个“大坑”。

可以说,信保业务是一道美味但不易消化的“大菜”。之所以说“美味”,是因为得益于国内信贷市场的快速膨胀、增信的实际需求及各项鼓励政策等等,信保业务带来高速增长的保费。之所以说“不易消化”,则在于信保业务过于粗放,风险太多,隐患重重。

作为信保业务大户的中国人保,2020年上半年继续深陷消费金融项目亏损泥沼中,仍处于痛苦的消化期。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风险上升,尤其是疫情笼罩下的上半年,“风险出清”成了业内关注的一个热词。如何消化信保业务的存量风险,如何对信保业务加强风控,这是上市险企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人保财险亏大了

对于中国人保的财险业务来说,信保业务无疑是一道硬伤。根据业绩公告,人保财险上半年非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其中主要是由于信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大幅上升。中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人保财险信保业务逾期率上升,综合成本率为138.6%,同比上升40.6%,承保亏损29.5亿元,赔付率同比上升252.3%。信保业务的亏损主要体现在融资类信保业务上。

不仅是信保业务,上半年,中国人保还深陷武汉金凰赔付风波。不过,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谢一群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武汉金凰用虚假黄金来投保涉嫌保险诈骗,不属于保险合同责任范围,根据合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合同是无效的或是可以撤销解除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其他上市险企也栽坑

不只是中国人保,其他上市险企也栽进信保业务的坑里。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的信保业务。中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平安仅保证保险一项就亏损34.76亿元,综合成本率高达125.6%,保证保险承保亏损额超过了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及企业财产险承保利润总和。

由于前期业务规模和风控措施的差异,上市险企信保业务风险出清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相比之下,众安在线则好一些。

上半年,众安在线实现总保费67.665亿元,同比增长14.7%,公司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4.905亿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418.8%。

在消费金融业务上,众安在线2019年就已经开始缩减规模,经过2020年上半年的持续缩减,信保业务的风险敞口收窄,赔付率开始下降。

中报显示,上半年,众安在线消费金融业务总保费为7.51亿元,同比下降56.7%。截至2020年6月30日,消费金融业务承保贷款余额为144亿元,相比2019年末减少了44%。随着规模的大幅度缩减,赔付率也开始出现下降。2020年上半年,众安在线消费金融业务赔付率下降至69.8%,而2019年上半年消费金融业务赔付率为78%。

存量风险如何消化

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行业风险上升,有信保业务的保险公司纷纷主动大幅度缩减规模、消化风险。

在行业风险已经集聚的时候,人保财险的信保业务仍然逆市扩张。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信保业务收入104.37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48.47亿元增长115.3%。2019年全年,人保财险信保业务收入227.67亿元,同比增长96.7%;赔付支出净额为70.72亿元,而2019年上半年仅为26.85亿元。

如何消化信保业务的存量风险?对中国人保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断舍离”。今年中国人保开展财险类金融业务专项治理整顿,对于存在的风险隐患全面排查,主动压降高风险和亏损业务等。

但仅仅停止高风险项目、缩减规模已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下场催收也需要同步进行。中报显示,人保财险已加强信保业务贷后催收追偿和过程管控,并将进一步加大风险化解和防控力度,提升减亏增盈能力。

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表示,预计全年信用保证保险保费将继续出现负增长,下半年仍然难以扭转亏损态势,但整体亏损幅度相比上半年将明显收窄。

对于其他上市险企来说,消化信保业务存量风险,“断舍离”也同样重要。比如,众安在线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时,大幅提高了准入门槛,以控制逾期风险。它只与头部平台合作,在资产的选择上也更加趋于严格,进一步向优质客群靠拢。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认为,从信保业务的特点来讲,它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保险业务,需要专业化的经营和管理,具有授信和担保性质,绝不能以一般财险和寿险的强销售思维方式去发展,不能贪大求快,不能追求规模。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针对信保业务监管有收有放,重点强调要规范融资性信保业务。在新规约束下,预计融资性信保业务中个人消费类业务占比有所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的业务占比有所提高。

一位互联网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消费金融信保产品渗透率很低,从整个市场来看,未来信保业务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但是,信保业务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你能比别人对客户多了解一点,风控能力就会强一点。”上述负责人表示,贷款资金流向更多是银行考虑的问题,而从保险端来看,需要回到信用风险本身,难的是保险公司能拿到的数据有限,而业内拼的就是大数据和数据多元化。近年来,银行数据的丰富程度和多元度有很大提升,但目前保险公司在信贷方面数据积累仍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