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 English | 邮箱登录 | 员工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话题
热点话题

全球自然灾害致损2500亿美元

发布日期:2024-01-1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阅读:86 [返回]

慕再报告称2023年是最热一年

全球自然灾害致损2500亿美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 谭乐之

慕尼黑再保险(以下简称“慕再”)近日发布2023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球有观测史以来最热的一年。慕再首席气候科学家Ernst Rauch近日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频率增加,在全球变暖的同时,气温会表现更极端,即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极端高温加剧气候灾害

截至2023年11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1850-1900年)升高了约1.3℃。2023年,季节性气温纪录接连刷新。例如,4月的欧洲西南部和9月的阿根廷春季气温均超过40℃;中国西北地区最高气温超过50℃;7月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夜间气温超过32℃。研究表明,这些现象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报告指出,在许多地区,热浪和干旱引发严重的山火和野火。加拿大大火肆虐数周,烧毁约1850万公顷森林,远超以往过火面积。不过,大火并未波及任何主要城市或工业设施,这意味着加拿大避免了再次发生类似2016年的麦克默里堡山火事件(致损41亿美元,其中29亿美元已投保)。

“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许多地区极端天气愈演愈烈,致损可能性不断增加。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更多水分被蒸发,大气中增加的湿气为强风暴提供了更多能量。因而,社会和工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否则损失负担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Ernst Rauch解释道。

2023年保险损失约950亿美元

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约2500亿美元,保险损失约950亿美元。总体损失与5年平均值持平,而保险损失略低于平均水平1050亿美元。与往年不同的是,工业化国家没有发生因特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2023年,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升至7.4万人,远高于过去5年年平均值(1万人)。一系列破坏性地震还引发次生灾难性损失,2023年,约有6.3万人因地震丧生,超过2010年以来的历史纪录。相比之下,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强风暴造成,约76%的总体损失与天气有关,而约24%的总体损失则与地质灾害有关。

2023年2月,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发生的一系列地震是当年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土耳其7.8级地震是该国数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约5.8万人丧生,无数建筑物倒塌、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总损失约500亿美元。尽管土耳其成立了巨灾保险共同体,为该国住宅楼提供强制性保险,但此次地震中保险赔付仅55亿美元。

亚太和非洲保险缺口亟待弥合

报告指出,在亚太和非洲地区,2023年总体损失约640亿美元,其中仅12%(80亿美元)获得保险赔付,这一数字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8%。这说明亚太和非洲地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经济脆弱程度,尽快弥合亚太和非洲地区保险缺口非常迫切。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掠过菲律宾海岸线后,以约180公里/小时风速登陆中国福建省晋江市。伴随而来的特大暴雨引发破坏性洪灾,中国部分地区单日降雨量约600毫米,创有纪录以来单日最大降雨量,总损失约250亿美元,但其中仅有约20亿美元获得保险保障,凸显了中国存在的自然灾害保险缺口。

作为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日本在2023年并未遭受重大损失。新西兰的两场重大灾难合计造成亚太地区最高的保险损失,约40亿美元。

除气候变化外,厄尔尼诺及南方涛动现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极端天气。报告指出,这些现象在2023年底达到顶峰,并有望在2024年年中消退。因此,澳大利亚将有可能迎来一个相对温和的气旋季节并持续到2024年4月底。相比之下,由于近几个月的植枯竭,森林火灾风险增加。若厄尔尼诺现象在2024年下半年转为拉尼娜现象,澳大利亚东部洪水风险可能升高,菲律宾可能遭受风暴袭击。

慕再董事会成员、再保险CEO Thomas Blunck表示,2023年,尽管全球没有出现极端的单项损失,但自然灾害依旧造成极高的保险损失,这凸显了保险在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及损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的数据和对风险变化的深入了解仍是设计保障方案以保护人们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关键因素,另一重要方面则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