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 English | 邮箱登录 | 员工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推动保险业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4-06-2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阅读:110 [返回]

以改革增活力

推动保险业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 朱艳霞 黄明明 房文彬

编者按: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演讲,引起业内外的关注和反响。《中国银行保险报》特邀请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中国再保总裁庄乾志,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国寿资产副总裁(主持工作)于泳,太平再保险行政总裁兼太平再保险(中国)董事长于晓东,中华保险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进行深入探讨,助行业发挥好保险功能,更好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树立大保险观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有可为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保险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您怎么看待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邱剑: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五大机遇和四大挑战。机遇方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国内保险业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对于寿险而言,这是中国保险业发展史上最大、最好的黄金机遇期。二是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触底反弹,为保险业复苏创造良好环境。三是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给保险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四是国家支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五是国民保险意识和需求持续提升,个人保险业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挑战方面,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化和智能化等趋势快速发展、影响尤为广泛,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交叉融合、集群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自然灾害不断增多,财富损失程度逐步增加。各种正面的、负面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一是百年大变局下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给保险业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的挑战。二是经济增速放缓与利率持续下行,保险业承保与投资将两头承压。三是市场竞争格局分化加剧,保险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更加显著。四是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加速,对保险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朱俊生:保险业发展的机遇在于,以老龄化、长寿化与少子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结构变迁需要保险提供包括养老、健康在内的全面保障和服务,完善多层次养老与健康保障体系。为此,保险机构可积极布局和拓展个人养老金市场,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保险业可在分散长寿风险、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成为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的核心力量。

首先,发挥养老保险产品能够提供长期确定性保障的优势,促进养老财富积累。其次,推动生命年金化领取,发挥保险分散长寿风险的独特作用。保险业应充分发挥在生命表、精算方面的优势,以及过去在提供年金化领取服务方面积累的经验,在养老金领取环节积极发挥作用。最后,养老保险与服务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保险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发展战略等,审慎选择参与养老服务的商业模式,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在健康险领域,可进一步探索带病体人群保险。中国约有4亿带病人群,其医疗费用占全国医疗费用的60%左右,亟须健康险保障。推动保险与医药产业融合,提升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能力,促进保险机构逐步从医疗费用的报销方和支付方变成医疗服务的管理方和健康管理方,实现带病体健康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从保障范畴看,与时俱进树立大保险观,能更好地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缓冲和风险屏障。应如何壮大保险资金,培育“耐心资本”?如何理解大保险观?

王国军:壮大保险资金,培育“耐心资本”的关键在于提高保险公司的长期收益率,发挥出保险的市场潜力,具体包括:第一,加强保险公司的负债端管理,为市场提供优质保险产品和服务,同时扩大市场空间,提高承保利润。第二,提高保险资金的投资效率,优化保险资金运用,加强资产负债匹配度,实现资金的长期稳定增值。第三,加强保险业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降低风险成本,为长期投资提供保障。第四,基于国家战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需要,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期保险产品。第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透明度,为“耐心资本”的培育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大保险观的核心思想是将保险视为一种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强调保险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大保险观的内涵至少包括:立足保险保障功能,坚持以保障为核心,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险业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风险管理和资金融通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保险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保险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于泳:一是优化资产配置能力。保险资管业需持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科学配置资产,充分运用多种类投资方式,加快建设一套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配的投资体系。可以聚焦重点区域领域、重点行业企业,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从国家战略部署中寻找“长期投资密码”。

二是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资产负债联动新模式,探索长期资金服务新经济、新产业的模式和路线。包括建立资产负债双向动态联动的新模式,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基础的全链条互动管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的精细化,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发展与安全。

三是推动发展模式变革。要以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行业应有作用为标尺,发挥保险资金运用的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推动形成以逆周期、跨周期投资服务“五篇大文章”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资金需求的能力谱系和业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长期价值发现和资产定价专业能力,加快形成更加多元、更具适应性的保险资金运用体系。

大保险观的宗旨主要聚焦于保险主责主业,回归保障本源,核心在于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规模的长期保险资金配置,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筑牢社会保障网方面,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释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民的需求有什么新的变化?保险业通过哪些改革创新举措来满足这些需求?

杨铮: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们的保险需求将发生一定转变,更加关注在长寿时代下的多元化生存保障需求。

一方面,为老年生活提供收入来源的养老保险需求增加。目前,我国搭建了以基本养老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养老为第二支柱、个人养老为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占总养老金资产的比重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可期。另一方面,老年人对重疾、医疗、护理等健康保险的需求更加细分。根据老年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独立生活的状态,老年人保险需求以老年医疗/意外为主,二是半失能/失能/失智状态,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较为迫切。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国家制定了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在金融领域先后出台了税优健康险、税优养老险、个人养老金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寿险行业积极响应号召,一方面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丰富面向中老年客群的保险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探索“保险+养老”服务模式,从为客户提供单一保险产品到为客户规划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老服务。以平安人寿为例,通过洞察当前市场及客户需求,公司规划并推进“强财富、扩养老、拓保障”的产品策略,并在此策略方向下不断进行产品体系的创新升级。

锁凌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至关重要。面对巨量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益增大的财政压力,我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推动市场发展,完善民生保障的“市场解”,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安全需求。近年来,伴随保险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功能逐步发挥,各界对保险功能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很多厘清行业定位、利好行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对税优健康险、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普惠型医疗保险等各类业务的支持,都体现出政策制定者希望借助保险服务国家治理、服务经济民生的期待。

保险业应该更积极地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承保和资金运用能力,通过积极的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保险服务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用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服务民生保障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筑牢灾害防护网方面,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全球平均水平看,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补偿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未来保险业在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方面,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全球先进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庄乾志:总结全球巨灾风险管理先进经验,有以下共同特点可供借鉴: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商业运作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由保险、再保险起基础性支撑保障作用;三是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制度安排,保险再保险可承担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60%-70%,有效减轻受灾地区居民和政府的经济损失,为迅速实现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发挥巨大作用;四是有统一规范的灾害数据管理,为巨灾风险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量化信息。

下一步,保险再保险业在助力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巨灾保险顶层设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下,完善政策性巨灾保险体系架构,逐步形成包括保险、再保险、巨灾保障基金、巨灾债券等在内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让商业保险成为政府减灾抗灾救灾的有力补充工具。二是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作用。要推动再保险通过跨周期、跨市场、多渠道分散转移巨灾风险,平滑巨灾损失对保险业稳健经营的冲击影响,护航保险业稳定持续发展。要推动再保险支持保险业扩大巨灾保险产品服务供给,通过增加承保能力支持、提供定价风控技术、引领产品服务创新、输出专业公共产品,赋能和推动保险公司提供精准有效的巨灾风险保障。三是加快巨灾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再保险具有数据枢纽和专业技术优势,能够为巨灾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专业化、数字化支撑。

陈辉:从全球风险发展趋势及中国风险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表现出许多新特征,对风险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防范化解风险成为新时代重要课题。显然,风险已超越传统保险的保障范围,中国保险业需要回归保险的本源、初心,需要创新保险的理念、工具,以此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应对灾害是必要的,但需要将重心转向风险减量,这样有助于降低损失和减轻对人员的伤害。除此之外,风险减量还具有经济意义,一是可以降低灾害损失的金额;二是可以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我们无法降低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因此灾害风险减量的主要切入点在于减少脆弱性和风险暴露。要做到这点,识别和降低潜在的风险驱动因素至关重要。

找准发力点 凸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险特色”

《中国银行保险报》:近期,保险业正在落实监管要求,通过回归本源,切实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奋力写好“五篇大文章”的保险篇。其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铮:统筹处理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平安人寿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丰富保险产品供给体系,助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通过在保险供给侧不断升级并丰富保障、养老等产品体系,持续满足客户的保险保障需求。同时,拓展保险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探索“保险+服务”模式。

二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普惠保险领域主动作为。普惠保险在处理保险业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上具有先天优势,平安人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对新市民、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特定群体的保障供给力度。

三是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着力点,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平安人寿坚持做“耐心资本”,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优先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在确保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平安人寿在保险资金投资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积极运用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工具,加大对绿色金融、前沿科技、低碳经济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陈辉:从功能性来看,要求保险业要具有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微观上的消费者,保险业要助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中观上的金融,保险业要优化国家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进国家金融体系改革;三是宏观上的国家,保险业要积极应对风险型社会,从国家保险的高度来构建国家安全网。

从营利性来看,要求保险业具有适当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产品匹配,可以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险需求,包括做好“五篇大文章”;二是专业运营,可以实现风险治理、价值创造和资源配置三大职能的统一,并能提升保险业运行效率;三是服务能力,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并能积极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战略;四是投资能力,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并可以实现可持续保险和负责任投资的统一;五是风险管控,可以从优化产品设计、发展再保险、发挥金融市场功能和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等入手,实现风险的对冲及规避。

《中国银行保险报》:保险业在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持续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这三个着力点上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哪方面的支持?

邱剑:我国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不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存在部门墙、公司墙和行业墙,保险的风险数据缺乏集中,风险保障功能仍较薄弱,具体而言,保险业在产品开发、风险定价、核保核赔、防灾防损、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化能力还存在短板;二是保险业的产品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需求不匹配,再保险合约支持力度不够,很多风险还不能通过保险机制予以分散和保障;三是与保险强国对比,市场潜力挖掘不够,保险产品结构失衡,保险服务还有待提升。

就保险服务新质生产力而言,一是促进保险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比如数字化保险产品、数字化保险服务、数字化风控技术、AI技术数智化转型、智能保险客服等科技生产力要素在保险领域的应用,为保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工厂、嵌入式传感器、加密资产和非同质化代币(NFT)等技术进步,对日常生活和保险业的影响迅猛而广泛。新质生产力创造的物质财富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围绕民生福祉,针对保险市场上被服务不足人群的保险服务,比如涵盖了服务千家万户的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各种保障类保险、服务小微企业的信用保证保险、健康老年人领域的护理险、中小城市定制的商业健康险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体现了保险的人民性,也促进了保险自身的发展。

着眼安全应急,保险业应不断完善巨灾保障,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于晓东:当前我国科技保险缺乏成熟模式,产品相对匮乏,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仍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数据积累少,不同企业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且生产技术十分专业,保险费率厘定困难大,对于保险产品研发、承保、定损理赔等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高。直保公司在科技保险领域较难取得突破,再保险公司在创新上也存在堵点。这一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同时,在农险、健康险等领域,再保险利用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和风险分散手段,通过国际分保扩大保险功能作用的发挥,通过更高层次的风险分散、承保能力提升和全球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更多助力,从而增强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

此外,由于自然灾害、安全责任等风险评估中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保险公司在定价和赔付方面还面临较大挑战。这些难点,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研究提供财税支持,并加大公众宣传,鼓励支持保险公司进一步参与灾害风险管理和公共安全治理,提升国家整体防灾减灾和社会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再保行业也可以朝前站一站,向前走一走,与直保公司在保险风险管理等方面合作,通过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银行保险报》: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体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您认为保险业能够从哪些环节入手?能够发挥哪些优势?

于泳:相较于其他活跃在金融市场中的资金来说,保险资金天然具有看重中长期、服务于长远利益的基因,在助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更具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具体而言,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差异化需求,针对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着力丰富企业融资模式,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投资加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布局,努力开辟新领域、打造新赛道、增强新动能、铸造新优势,从而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以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除了通过投资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外,保险资金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

一是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科创企业。在投资者心目中,保险资管机构具有投资能力强、投资风格稳健的标签。保险资金可通过投资行为将资金有效转化为资本,进而稳固科技企业的估值,为科技企业后续获得融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投资者教育系列活动中,进一步宣扬科技金融理念,讲好新型举国体制故事,为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塑造更优环境。

二是深度参与被投科创企业发展,做科创企业发展的“陪伴者”。保险资金作为投资人,可以立足于专业,从资本市场角度为被投公司提出切实可行的市值管理方法,提供专业金融咨询服务,积极促进上下游公司业务协同,提升被投企业的公司治理能力,真正实现从资本到资产的良性循环。

王国军:首先,保险业要做好主业,为个人家庭、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及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的损失程度,竭尽所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围绕国家战略,围绕社会生产,围绕民生福祉,创新风险管理与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次,发挥好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通过投资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和社会生产,特别是为科创企业的产业孵化和产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最后,助力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的社会治理,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养老健康服务、乡村治理和振兴等方面发挥保险业的独特优势,把保险业做成有助于社会治理的一项事业。

《中国银行保险报》:去年启动了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建设。近期,金融监管总局也将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您认为再保险如何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

庄乾志:现阶段和十年、二十年前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保险业还需要加强融合创新。在全球风险治理体系中,中国应该进一步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改革,也为服务好实体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最早开放的金融行业,再保险在全球化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一步,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应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再保险国际化进程,深化再保险国际沟通交流。再保险要助推直保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散经济运行与社会治理风险,通过国际分保扩大保险功能作用发挥,通过更高层次的风险分散、承保能力提升和全球资源整合等方式,增强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二是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要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强化风险管理顶层机制设计,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三是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和灾害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再保险要加快推进巨灾模型开发,要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让巨灾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助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家灾害风险应对稳健可持续。

于晓东:当前,我国原保险市场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再保险市场发展与国际发达再保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再保险业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发展对于中国整个保险体系的稳定、高效运作至关重要。结合当前行业状况和太平再保险自身经营体会,我提三点想法。

首先是坚持双向开放,强化再保业务国际化特色,努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再保公司应更加积极参与到制度型开放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对标国际规则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用再保先进的技术、服务反哺国内直保市场发展,促进经营能力提升。

其次是坚持价值导向,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本内生能力。强调资本约束和价值创造理念,深入研究风险、技术、市场,在夯实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资本管理能力的同时,助推直保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国情推动融合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市场的再保经营方式,而是需要将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与我国实际充分融合,并持续创新,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履行社会责任等提供更高水平的承保能力和技术支撑。

主动谋改革 增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中国银行保险报》: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保险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当前,保险业该如何降低负债端成本?降本增效还可以有哪些做法?

傅帆:近年来,保险业转型进入深水区,经营主体面临着统筹转型和发展的考验。同时,监管机关持续加大市场规范力度,优化偿付能力管理,推进“报行合一”等,为引导行业树立和巩固高质量发展理念创造了重要的支持环境。

当前,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尤其是再投资收益率压力正日益增大。保险业要顺势而为,一是加强对负债端保单预定利率的管理,保持与国债收益率相协调;二是坚守保障本源,提升保障型产品占比,降低产品对利率的敏感度;三是加大另类、长久期债券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偏好,出台政策支持增加海外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率;四是积极探索康养产业和保险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服务端的新利源。

保险业应加快转型,尽快从费用驱动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以品质和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以积极应对渠道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一要增强风险减量管理能力。发挥保险业风险管理专业优势,深化对气候等新型风险的研究,实现业务品质稳定向好。二要激发销售渠道活力。改善销售支持体系、管理半径和培训等,降低传统代理人的职场及管理成本;建立基于客群的分销模式,应用远程顾问、线上自助平台、场景嵌入式销售等提升产能。研究赋予专业健康险公司独有产品的经营资质,以商业健康险探索产销分离模式。三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利用技术进步的优势简化和精益流程,避免在IT基础设施上重复投入和无效投入,切实提高运营效率。此外,还要不断完善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管控对业务的穿透和融合,避免经营过程中跑冒滴漏,有效守护公司经营成果。

王国军:首先,产品设计和费率厘定要精细化、精准化与科技化,保险公司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更精确地评估风险、精准定价,重新评估和调整保险产品的条款、费率结构,减少不必要的保障内容和附加费用,以降低成本。

其次,公司经营中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人力、物力等成本。比如在保险营销中通过精准的客户细分和定位,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续保率,降低新客户获取成本。

再次,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减量工作,降低整体风险、事故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

最后,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和监控体系,加强成本管理和监控,定期评估成本效益,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

《中国银行保险报》:强化资产负债联动备受社会关注,如何以此来优化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和产品定价?

朱俊生:保险机构要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匹配的管理能力。目前,虽然预定利率已下调,但利率仍处于下行周期。保险公司要通过提升资产配置能力来实现资产负债的动态平衡,把资产和负债匹配贯彻到公司经营的每个环节,这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可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提升投资收益率。为此,可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拉长考核期限,优化绩效考核体制,完善对承担风险的经济激励和责任匹配机制,倡导长期投资理念,提升投资能力,提高投资回报。另外,在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剧的背景下,开发利率敏感性弱的产品可成为保险公司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的重要策略。

陈辉:深化保险改革,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目的是提升保险的金融属性,构建保险的三个优势:金融优势、服务优势、技术优势。只有三者同时具备,保险产品才能真正建立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自适应发展。

保险作为金融产品,其金融性表现在三方面:收益率、波动性、流动性。因此,保险机构要提升风险管理和产品定价能力,需要从收益率、波动性和流动性三个层面入手。

一是提高收益率。关键是重新认识资产配置,重新考虑资产配置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理的资产配置应该是科学的、长远的、多元的。它就像一场同时间和机遇的赛跑,始终不变的核心命题是“寻找优质资产”。二是提高流动性。关键是建立保险产品交易市场,具体举措包括建立保单质押贷款制度,健全保单转换制度,推进保单贴现试点等,最终目标是让产品“流动”起来。三是降低波动性。关键要遵循三大原则:资产选择、分散投资和长期主义。

《中国银行保险报》: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监管部门将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全面深化银保合作,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等。改革销售体系的意义是什么?保险业该如何推进?

杨铮: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行业已在积极落实销售队伍清虚、代理人分类分级管理、“报行合一”等工作,销售体系改革稳步推进。

开展保险销售体系改革,能够使保险机构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优化其销售体系,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保险业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保险业发展,助力建设金融强国,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另一方面,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实现保险市场持续和健康发展。

保险销售体系改革,人才建设是基石,行为引导是关键,模式创新是动能,科技赋能是手段。保险业应进一步研究探索和深化落实,推进保险销售体系向专业化、全面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推动销售渠道向多元化、融合化和高质量发展,引导销售队伍向专业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立专业度高、稳定性强的销售队伍;第二,全面提升销售行为的规范性、适当性和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性,推动销售模式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顾问式营销转变,从源头治理销售误导行为,减少纠纷投诉;第三,加大保险产品创新的同时,建立销售人员金融服务能力资质认证体系并明确服务规范及管理责任,推动保险“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规范发展;第四,应用科技赋能寿险业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型,比如引导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客户经营体系,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效率和体验等。

此外,我们注意到,监管部门提出要“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这是拓宽保险销售渠道,提升保险覆盖面、渗透率的创新举措,有利于覆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更好满足客户保险保障需求。平安人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价值引领,全面打造多渠道专业化销售能力,目前已构建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网格渠道、下沉渠道四大渠道。展望未来,平安人寿将继续顺应行业和市场变化,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经营品质,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

锁凌燕:改革保险销售体系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解决销售体系存在问题以及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可以推动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路。有效的监管可以更好规范市场行为、净化保险市场环境,让市场切实发挥应有的优胜劣汰、新陈代谢功能,构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各保险机构也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洞察并主动适应行业趋势及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跟进新兴技术,推动能力提升、质量变革和效率增进。

引入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作为保险代理,一方面,可以促进保险公司借助更广阔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营销保险产品,提升保险覆盖面;另一方面,非银机构可以通过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帮助客户完善资产配置,提升客户获得感。

《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保险业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哪些方面急需努力?

傅帆:自“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要求提出以来,监管导向上,加强价值观引领,如持续出台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指导意见,以及“报行合一”、销售管理办法等政策,都意在促进保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机构发展上,头部险企坚持回归保障本源,服务经济民生成为发展主基调,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追求价值和效益转变,积极形成一批保险供给侧改革的示范。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取向还未深入全行业,部分机构仍存在追求短期规模和效益的问题;针对保险机构、高管及从业人员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制度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建设要求不相匹配等。

保险业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可以从几方面发力。一是在诚信上发力。以信用体系建设和销售适当性管理为抓手,推动保险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全面转型,为客户提供长期、可信赖的服务;强化行业自律,全面提升保险业公众形象。二是在制度上发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文化,应加快推动保险业法规、制度、政策和监管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指导保险机构确立职责使命、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尤其要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及高管全面践行“义利兼顾”的经营观、价值观。三是在创新上发力。统筹好防风险与促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好“五篇大文章”,关键是保险机构要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产品及服务创新,监管体系也要更好适应创新、推动创新,并做好新领域的风险防控。四是在人才上发力。要以人为本,将契约精神、法治文化、敬业精神、创新文化等全面融入保险人才培养,让从业人员成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王国军: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方面,保险业注重大众风险意识的培养,风险和保险观念深入人心;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普及,第三者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食品责任保险、安全责任保险等提升了社会大众的责任意识;注重诚信文化的培养,诚实守信的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得到社会认可,行业形象和市场效率有了一定提升。不过,保险业仍然缺乏足够的温度,消费导向和一切从消费者利益出发的理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销售误导,理赔难、服务能力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

未来,保险业应加强合规经营、维护行业声誉,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提倡诚信文化,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增强消费者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此外,利用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服务体验,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