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 English | 邮箱登录 | 员工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全球气温再创新高如何影响保险业?

发布日期:2024-08-1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阅读:173 [返回]

全球气温再创新高如何影响保险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 谭乐之

有没有感觉今年夏天比去年更加炎热?

8月6日,慕尼黑再保险(以下简称“慕再”)首席气候科学家Ernst Rauch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今年1-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约1.5摄氏度。而去年1-11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升高了约1.3摄氏度。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也造成了更多自然灾害的发生,这对我国保险业又将有怎样的影响?

全球变暖加剧气候灾害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灾害。

8月6日,慕再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报告:强雷暴和洪水造成主要损失》(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尽管科学界强调称,全球单年变暖超过1.5摄氏度并不意味着未达成《巴黎协定》目标(在21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但气温上升的趋势并没有停止的迹象。2024年上半年,不仅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各地还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天气。

例如,6月中旬,沙特阿拉伯许多地区记录了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而印度新德里在5月,最高气温达到了49.9摄氏度,创历史新高。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测,2024年将是自1850年以来最热的五个年份之一,并有60%的可能成为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热浪和干旱不仅导致更多人因中暑死亡,也更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报告》显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烧毁了超过40万公顷的土地,面积相当于西班牙马略卡岛。今年5月,加拿大西部异常地提前爆发了大规模森林火灾,数千人被迫撤离。由于这两起灾害并未波及人口稠密的城市或工业区,因此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高水温和拉尼娜现象可能加剧飓风活动。《报告》指出,在北大西洋,各项指标继续指向了一个严峻的飓风季节。气候变化是造成水温过高的主要因素,而水温过高又为飓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能量。此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自然周期也会影响风暴发生的概率。

“当前,天气数据统计的变化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信号。在没有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期所观测到的多项历史性气温将难以得到合理解释。大气层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含水量将增加7%,这意味着极端天气和强降水的能量就会增强。”Ernst Rauch说。

气候变化影响保险业

慕再董事会成员、再保险CEO Thomas Blunck表示,在慕再统计的2024上半年的损失中,与天气相关的自然灾害尤为突出,特别是北美地区的灾害事件。此外,在迪拜等不易发生洪灾的地区,也遭遇了洪水的侵袭,气候变化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同时,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不断演变,每个个体、社会、经济体和保险业都必须采取适应性措施,以减轻与天气相关事件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损失。

《报告》指出,2024上半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为1200亿美元,较上一年损失(1400亿美元)有所下降。然而,由于2023年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强地震造成了巨额损失的影响,从长期比较来看,2024上半年的损失明显超过了过去10年及30年的平均水平。

较上年同期相比,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为600亿美元,略有上涨,并远高于过去10年和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经通胀调整后分别为370亿美元和24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非高峰灾害”(包括严重雷暴、洪水和森林火灾)的理赔比例仍居高不下,这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68%及保险损失的76%。

《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亚太和非洲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为400亿美元。由于长期存在较大的保险缺口,其中只有90亿美元得到了保险赔偿。总体损失和保险损失均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值(分别为290亿美元和41亿美元)。

慕再大中华区财产险业务核保总监刘春林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巨灾保险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增加,这将有助于保险业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继续提升社会韧性。但目前国内个人和中小企业对低频灾害风险、自然灾害保险意识仍较薄弱,这需要政府与行业共同增强社会民众风险意识,加深市场各方对自然灾害暴露、气候变化影响及潜在风险的认知。

针对保险业如何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刘春林认为,近年来巨灾保险在中国多地开展,更好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凸显了巨灾保险在灾后经济复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费率不足、逆选择、潜在损失巨大、“数据孤岛”等因素,保险业也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行业在提供充足自然灾害保险保障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需要再保险公司积极发挥作用,赋能巨灾风险价值链,与行业及本土业务伙伴紧密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共同提高自然灾害建模和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