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报记者 胡杨
城市楼宇间,冒着热气的外卖精准送达;田间地头里,大片农田喷洒农药;崇山峻岭中,一个个美丽瞬间被相机定格……看似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在无人机技术快速普及下,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挂牌,将有力引领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让低空经济从“热词”落地为产业,需要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通力配合。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情况,梳理全产业链重点客户,围绕低空航空器、通航企业、低空基建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供定制金融服务,以强有力的金融“引擎”助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展翅翱翔。
助力低空基建
一条浙江千岛湖的鲜鱼“游”进江苏的河鲜市场需要多久?答案是6小时。从杭州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起飞,打“飞的”将农产品运到江苏,比过去陆地运输节省近16个小时,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靠前布局低空产业,早在5年前为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投放首笔贷款。2024年,该行与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控股股东——浙江省机场集团签订新一期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接其参与建设的“泰顺通用机场”等项目,助力机场在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场景建设。
在四川自贡,一座“天空之城”正加速崛起。自贡航空产业园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航空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牵头银团贷款,支持产业园内兰田通用机场建设,推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大型无人机头部企业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及14家配套企业入驻。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为园区70余家企业提供结算服务,助力打造双机场双跑道航空园区。
赋能“低空+”场景
当前,各类“低空+”场景不断拓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无人机126.7万架,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中国民航局已批准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17个、试验基地3个,覆盖城市、海岛、支线物流、综合应用拓展等场景。
在深圳,商旅出行打“飞的”已经实现。2024年7月,一架承载着10名旅客的直升机,从深圳北站接驳机场腾空而起,标志着我国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正式开航。
作为项目运营机构,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通航”)是中国民航局、深圳市政府共同支持和认定的国内首个低空改革试点单位。目前,东部通航已建成100多个直升机起降点,机队规模超30架,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城市交通空中运营网络。为支持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基建项目,农业银行迅速组建金融服务团队,深入探讨通航企业在低空经济中的运营模式,为低空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打造低空出行新范式。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高度重视低空经济金融服务,将持续充分发挥集团合成优势,为低空产业提供集成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交易银行产品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低空经济强势崛起、加速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