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 房文彬
8月29日,中国太保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同比增长3.5%;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
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认为,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整体延续了稳进兼备的发展态势,可概括为三个特点:一是坚持转型突破,主营业务稳中有进;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动能转换成效显现;三是坚持固本培元,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此外,就数智化转型,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表示,公司已基本建成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到今年年底,预计建成2700个数字等效劳动力,目前成效体现在改善用户体验、提升队伍产能、赋能风险控制三方面,未来将在客户经营、产业风险、销售队伍、营运管理、投资、康养等六方面,通过AI驱动流程重塑和模式升级。
分红险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市场利率下行,近年来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对此,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过去5年,公司整体客户负债成本率下降超过70个基点,去年的打平收益率(寿险公司实现盈亏平衡所需的最低投资收益率)已显著低于2.5%;新业务方面,在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下,预计未来负债成本还要进一步下降。
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934.7亿元,同比增长13.1%;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同比增长5.6%(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2.3%);净利润206.99亿元,同比增长3.2%。
就产品结构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太保寿险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为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张远瀚表示,上半年公司分红险保费规模大幅增长,二季度以来分红险占比提升尤为显著,预计全年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后续将持续完善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完成产品结构转型,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
“新一轮预定利率的调整,对分红险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张远瀚强调,一方面,客观上会不可避免导致分红险产品短期内竞争力下降,销售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缩小了分红险与传统险预定利率差距,使得分红险的相对优势更加凸显,从而促进整体业务结构优化,长期有利于利差损风险管控和业务高质量发展。
明年将出清个人信用保证险风险
上半年,太保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承保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30.9%。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分险种看,太保产险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6.06亿元,同比增长2.8%,综合成本率为95.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的19.8%。
“新能源车险已进入盈利空间。其中,家用车险综合成本比较理想,商用车险综合成本仍超100%。”俞斌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太保产险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上半年,太保产险开始调整个人信用保证险业务结构。截至7月末,个人信用保证险业务的风险敞口较去年末缩小三分之一。预计到2026年,个人信用保证险业务风险影响完全出清。”俞斌说。
持续推进新业务试点
上半年,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同比增长1.5%;总投资收益率为2.3%,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4%,同比分别下降0.4个、0.6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副总裁苏罡表示,随着政策红利继续释放,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短期来看利率水平基本企稳,长期来看依旧存在下行空间,这必然导致优质资产供给相对不足。”苏罡说,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长期利率债配置,合理延展固定收益资产久期并加大创新型优质资产布局;另一方面,稳步增加公开市场的权益资产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配置。
苏罡表示,中国太保权益资产配置一直坚持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并结合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权益投资组合结构。将积极拓展投资品种和渠道,目前已持续推进私募基金、黄金等新业务试点,以进一步提升险资运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