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报记者 谭乐之
瑞士再保险旗下瑞再研究院最新发布的Sigma报告指出,全球财产及意外险市场在过去20年间规模翻倍,达到2.4万亿美元。经过20年创新发展,市场通过传统与另类保障结构的融合,提供更广泛的保障渠道。越来越多的小型、专业型参与者进入市场,推动市场效率进一步提升,而资本雄厚的再保险与非传统风险解决方案有助于增强承保能力,应对全球风险加剧的挑战。
瑞士再保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表示,财产及意外险市场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为规模扩大,更体现为承保能力与市场韧性增强。保险公司在定价、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方面效率持续提升,即使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提供承保能力。同时,保险公司将更多风险转移至再保险公司,反映出当前风险环境下风险转移需求日益增长。
强大的资本基础至关重要。资本雄厚的再保险与非传统风险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承保能力,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助力维持保险保障的可得性与可负担性。
瑞再研究院预计,未来10年,全球财产及意外险保费增速将与全球GDP保持同步。预计到2040年,整体保费规模有望翻倍,而行业集中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有所下降。
专业化承保与承保外包提升行业效率
Sigma报告指出,财产及意外险行业价值链持续分解正推动行业提升效率。保险经纪公司和管理型总代理(MGA)在分销和承保环节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助力保险公司借助其专业技能和规模优势,更高效地开展业务。
市场越来越多地采用非传统风险解决方案作为对传统保险的补充,从而应对不断扩大的风险敞口。当前,自保公司在全球保费中的规模达600亿至800亿美元。企业通过设立自保公司能够自保高频风险,同时借助再保险应对峰值风险。
在此背景下,公共、私营或公私合营的保险池以及剩余市场机制(如美国的公平获取保险计划FAIR与风灾共保池),在风险波动性或历史损失经验可能限制保险供给的情况下,对维持保险可及性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瑞士再保险财产及意外险再保险首席核保官Gianfranco Lot表示,财产及意外险市场持续增长,体现出保险业应对复杂风险环境的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核保领域的应用或将推动行业格局发生分化:拥有丰富数据的全球化保险公司将与更灵活的专业型公司并行发展。这一转变将推动结构性趋势:促进更多风险转移至再保险公司,而再保险公司将继续发挥稳定性的支柱作用,推动行业转型。
保险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情绪更为依赖
Sigma报告指出,过去10年,随着更多风险向价值链上游转移,财产及意外险再保险保费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7%,高于原保险保费4.2%的增速。这种从轻资本业务发起方到再保险公司,再到另类资本支持转分保的风险转移分层架构,虽然提升了资本效率与市场韧性,但也使保险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情绪更为依赖。
Sigma报告认为,风险建模是实现风险转移模式分散化的关键驱动因素。风险建模覆盖各领域,包括自然灾害、车险、责任险与网络风险等。风险建模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风险估值、风险打包以及从轻资本业务发起方向具备完整服务链的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的批发转移。批发保险经纪公司的增长与整合强化了这一趋势。
Sigma报告指出,在发达市场,个人和商业财产及意外险保费在过去20年近乎翻倍。在新兴市场,商业险、个人险的全球占比将分别维持在46%和54%左右的水平。商业险增长主要由企业风险敞口扩大推动,而个人险得益于新兴市场机动车渗透率的提升。新兴市场在全球财产及意外险保费中的占比为20%,这一比例自2014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新兴市场保险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望使这一比例突破现有水平。